在现代工业生产中,履带式抛丸机作为重要的表面处理设备,普遍应用于金属部件的除锈、去氧化皮、增加表面粗糙度以及预处理涂装等工艺中。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履带式抛丸机,不仅能设备的稳定运行,还能提升生产速率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
一、操作前的准备与检查
在操作履带式抛丸机之前,操作人员需要全部了解设备的原理、性能、操作方法和润滑要求。以下是操作前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细节:
检查移交记录:在每次操作前,应查阅前一次操作的移交记录,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、存在的故障或待处理的问题,确定在启动设备前能够排除所有潜在的稳定隐患。
检查易损部件:检查防护板、橡胶帘和滚筒等易损部件的磨损情况。若发现有明显的磨损或损坏,应立即替换,以避免在抛丸过程中因部件失效而导致的设备故障或稳定事故。
检查运动部件:检查所有运动部件的配合状况,螺栓连接,无松动现象。对于松动的螺栓,应及时拧紧,以防止在运行过程中因振动而脱落,造成设备损坏或伤害。
清理杂物:检查抛丸机内部是否有杂物掉入,如铁屑、螺丝等。这些杂物可能会堵塞抛丸通道,影响抛丸效果,甚至损坏设备。因此,在每次操作前,应全部清理设备内部的杂物。
二、启动与运行中的注意事项
在启动履带式抛丸机后,操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,及时调整操作参数,确定抛丸效果和设备稳定。以下是启动与运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细节:
启动顺序:起先启动通风和除尘电机,为抛丸过程提供良好的除尘环境。然后,按照顺序启动抛丸机、提升机、滚筒等相关设备。在启动抛丸机前,应铁丸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,以防止铁丸在抛丸机未全部启动时进入抛丸室。
调整抛丸参数:根据工件的材质、形状和抛丸要求,调整抛丸器的投射角度、辊道速度和抛丸时间等参数。在抛丸过程中,应经常检查钢铁清洁的质量,需要时对抛丸参数进行微调,以确定佳的抛丸效果。
监控设备状态:在抛丸过程中,应密切监控设备的振动、声音和温度等状态。若发现异常振动、噪音或温升过高,应立即停机检查,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操作。
处理异常情况:在抛丸过程中,若遇到工件卡瓦、抛丸管堵塞等异常情况,应立即停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强行处理故障,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伤害。
禁止湿润工件:严禁将湿润的钢板或其他工件进入抛丸室进行抛丸处理。湿润的工件不仅会影响抛丸效果,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稳定事故。
三、停机与日常维护
在履带式抛丸机完成抛丸任务后,操作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停机,并进行需要的日常维护和保养。以下是停机与日常维护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细节:
停机顺序:在抛丸任务完成后,应先关闭抛丸管,停止抛丸机电机和通风机。然后,按照顺序关闭提升机、滚筒等相关设备。在停机过程中,应所有设备都已全部停止运行后再切断电源。
清理碎屑:切断电源后,应清理分离器底部屏幕上的碎屑和积尘。这些碎屑和积尘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抛丸效果。同时,应定期清理除尘器下方的集尘箱中的粉尘,以防排灰管堵塞。
检查与替换部件:在日常维护中,应定期检查抛丸器叶片、定向套、分丸轮等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。若发现有明显的磨损或损坏,应及时替换。此外,还应检查滚筒、橡胶帘等易损部件的磨损情况,并进行需要的替换或维修。
润滑与保养: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,定期对设备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。同时,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部的检查和保养,包括清洗设备、检查电气系统、紧固螺栓等。这些措施有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。
填写移交记录:在每次操作和维护后,应填写移交记录,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、存在的故障或待处理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。这有助于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,为后续的操作和维护提供参考。
四、稳定操作规范
在操作履带式抛丸机时,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稳定操作规范,确定稳定和设备稳定。以下是稳定操作规范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细节:
穿戴防护用品:在操作过程中,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,如防护帽、防护眼镜、防护手套等。这些防护用品有助于减少因飞溅的抛丸颗粒而造成的伤害。
禁止非技术人员操作:履带式抛丸机属于技术设备,应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操作。非技术人员不可以擅自操作设备,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伤害。
保持设备清洁:定期清理设备内外的杂物和积尘,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。这有助于减少设备故障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
遵守操作规程: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不可以随意愈改操作参数或操作流程。在操作过程中,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抛丸效果,及时调整操作参数。
紧急停机:在紧急情况下,如设备故障、伤害等,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停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同时,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事故情况,以便尽快排除故障和恢复生产。
履带式抛丸机作为重要的表面处理设备,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履带式抛丸机,不仅能设备的稳定运行,还能提升生产速率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